所謂的「多元」,很容易出現在首張專輯裡。無論是要測試市場反應的主流廠牌製作與企劃人員,或是能夠掌握專輯走向的創作型藝人皆然。前者考量的不完全是藝人處理曲風的能耐,更重要的是幕後人員對聽眾與潮流的精準捕捉。這種「不把所有的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」的思維,對後者而言則是在未來的不確定下,嘗試一次展現自我的多面向,尤其擁有豐富音樂素養者更是如此。唯有自創風格者才能夠在處女作就統一調性,當代如Erykah Badu、Maxwell、D'Angelo等一干Neo-Soul大將即是實例,但這畢竟是少數,多數人仍得老老實實地跟著前人的腳步,只不過他們也無法肯定要跟誰的比較好。
香港創作才子方大同即為一例。初期每種風格都沾上一點,然後逐步將概念統整,任何完整聽過他作品全集的人都能清楚感受到這個歷程。然而選擇單一路線本身的風險甚高,聽不慣他流行大眾作品的樂迷,八成會懷念最初那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大膽與眼界。
Ernie Hines在1972年的首張專輯《Electrified》也呈現此種混雜的路線,一方面意欲跟上時代腳步,另一方面又無法割捨對往昔美好時光的眷戀。悠揚的標題曲似乎可嗅得後來Ohio Players的味道,〈Come On Y'All〉則有Stax廠牌專屬的南方風情,〈Your Love (Is All I Need)〉像極同時期的Gil Scott-Heron抒情傑作〈Save the Children〉,〈Sugar Plum (Gimme Some〉又結合放克、靈魂和搖滾。在此之外,連同翻唱Sam Cooke的〈A Change Is Gonna Come〉等數曲則標示了Ernie Hines在50到60年代吸取的傳統流行黑人音樂養份,單純且安詳,這並非出自復古的意念,而是一種心靈上的鍾情。
可喜的是,Ernie Hines的聲音極富變化,動靜皆宜,才能做出這樣曲曲到位的大拼盤。雖無令人驚艷之舉,但多元的曲風演繹和爽耳的旋律,倒也稱的上一張難得的Rare Groove佳作。若非如此,〈What Would I Do〉曲末連續反覆二十五遍的副歌必定令人生厭。輯中最受注目一曲莫過於近來被John Legend和The Roots聯手翻玩的〈Our Generation〉,如Marvin Gaye、Gil Scott-Heron、Donny Hathaway等同儕般富涵社會意識與積極的社會責任。
然而在此碟之後,不知何故Ernie Hines再也沒有續作發表,直到30年後才推出早期的精華選集與全新的福音專輯。因此我們也無從得知,若他能在70年代再多發幾張專輯會是什麼走向,又是否能夠融會貫通而自成一格。不過,透過《Electrified》中琳瑯滿目的音樂風格表現,我們倒能在其中找到當年黑人音樂轉變的軌跡與時代氣息,值得細聽,也可供樂迷取來交叉比對。
(原文發表於2010年9月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