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說Joe的這張《Live from Japan》是我這一整年聽最多次的專輯,並不為過。約自去年九月開始至今,我有泰半時間上下班騎車時都聽著這張練唱,回到家繼續浸淫在Joe精妙的旋律與詮釋中。雖是現場專輯,但它實至名歸是我去年的No. 1,超過我對第二名Janelle Monae創意十足的《The ArchAndroid》的喜愛。
《Live from Japan》是Joe在日本東京Billboard Live的演出實況,先後發行了DVD、CD與CD+DVD的版本。CD與DVD大同小異,除了CD刪減了一些不重要的過場外,就是少收了演出最後的安可曲目〈Can't Get Over You〉(收錄於向Maze樂團致敬專輯《Silky Soul Music: An All-Star Tribute to Maze》),而改收一首與清水翔太合唱的錄音室曲目〈Roll with Me〉。雖然以演唱會而言,只有短短七十分鐘,在台灣可能會被一般歌迷罵到臭頭,但由於金曲盡出,整體編曲架構完整且前後呼應,使得演出內容品質大大彌補了時數的不足。
當天現場樂團編制為音樂總監兼鍵盤手Jasmon "Jazz" Joyner、貝斯手Leighton Rambaran、吉他手Walter Williams、鼓手Willie Parker、薩克斯風手Ferrer White與小號手Berrnie Brown,一共六人,為目前R&B現場演出的基本編制,此外演出過程中有使用已錄製好的loop來填補和聲以及MIDI鼓pattern的效果。不得不說,整場演出在總監Jazz Joyner的主導下,讓每首獨立的樂曲銜接得環環相扣,許多重編和聲的橋段很能刺激聽者的耳朵;另外鼓手Willie Parker節奏分明又華麗的過門成功帶起律動與可聽性。吉他與貝斯也相當稱職,尤其吉他許多riff極有記憶點,不輸主要旋律,甚至同樣的手法反覆出現,聽來別有趣味。兩支管樂手表現就比較奉命行事,從安可的solo段落可知他們的能力只算一般水準。
進入正題,演出是從激昂的〈Where You At〉開始,完美的舖陳,至管樂加入後氣勢滿點,接著主持人說道:「Good evening Billboard Live. How you feeling tonight? Somebody make some noise there! Ladies, put your hands in the air! We came a long way to party with you. This man has been here, Billboard Live, several times, and he's back again! His watching hits like "Don't Wanna Be a Player", "Stutter", "I Wanna Know." His new album is "Signature" and it's in stores now! Put your hands together Billboard live for Kedar entertainment recording artist. His name is JOE!!!」相當振奮人心又不拖泥帶水的介紹詞,而戴著墨鏡的Joe在音樂聲中從觀眾席側的樓梯走下,一身流線西裝帥氣上台,非常精采的開場。
〈Where You At〉之後接著的是節奏pattern一模一樣的〈If I Was Your Man〉,此曲在日本應是頗受歡迎,因它是Joe少數在Joysound卡拉OK系統中點的到的曲目之一。〈Why Just Be Friends〉的歌詞串接緊密,也是適合炒熱氣氛的high歌,不過聽的出Joe不擅長假音演唱,感覺嗓子比真音要來的緊。〈Miss My Baby〉速度趨緩,算是為下一波高潮作伏筆。再來是兩首我自己非常鍾意的中板情挑勁曲〈We Need to Roll〉與〈My Love〉。前者的節奏搭上MIDI聲響好聽之極,幾段鼓的過門與樂器session都算得上是整場的精華。後者則完美顯示Joe在高音域的駕馭能力,帶有輕爵士感的鍵盤則正是八零至九零年代Urban音樂的重要形式。這波高潮在Joe代表作〈Stutter〉的強烈高壓下結束。
較不起眼的派對曲〈Ride wit U〉後,進入了一個由鍵盤搭建的聲音空間〈Let's Stay Home Tonight〉。紫藍色燈光下,Joe性感深情的演繹不需太多妝點便能輕易擄獲人心。而後是Joe最重要的曲子〈I Wanna Know〉,此時派對已然結束,換上的是甜蜜戀愛感覺的心情。基本上此曲的唱法與原版並無二致,但就是如斯動聽!在小歇之後,Joe拿起吉他自彈自唱起1997年的成名曲〈All That I Am〉與〈No One Else Comes Close〉,這兩首也是近年在演唱會幾乎必唱的unplugged曲。厚實的木吉他聲響配上純情的詞意,為演出增添了暖意。接續的則是氣氛相似、出自當時新專輯《Signature》的傷情曲〈Worst Case Scenario〉,也是會聽到上癮的好歌。
再來的兩首同樣為早期名曲〈All the Things (Your Man Won't Do)〉與〈Good Girls〉,它們原先就有著相似的riff,因此排在一起更加強了演出的流暢度。演唱會的最後,延續了〈Good Girls〉的g小調,是連續五首歌的精彩組曲:〈Jeep〉、〈Majic〉、〈The Love Scene〉、〈Don't Wanna Be a Player〉與〈Table for Two〉。再次以鍵盤主導,反覆的管樂session與樂器一起breakdown的橋段,簡單來說就是幾乎完全不變的編曲架構來串接五首歌,Joe音樂的旋律性與音樂總監Jazz Joyner的功力自不在話下。在吉他solo聲中演唱結束,與開頭呼應,形成完滿的一個音樂輪迴。最末的安可曲反而顯得可有可無,甚至不必要了。
即便是在一年後再來書寫這張專輯的心得,仍覺自己言語之淺薄無力,絲毫無法呈現其中精妙。然而Joe不需要玩弄效果器,憑藉的是朗朗上口的旋律與紮實音樂性,卻能完全展現Urban這種訴諸性感浪漫的流行音樂之精髓。和弦的轉換、節奏的運用,甚至單單歌手的演唱,就能讓人對它愛戀千百回。其中的巧思,不需要是忠實歌迷也能輕易體會,事實上我在這張專輯前,也只有高中時買過一張《My Name Is Joe》而已。上一個世代通曉R&B之困難,如今R&B卻成為某些泡泡糖音樂的代名詞,令人唏噓。但任何對R&B的中心內涵有疑問者,聽了這張現場專輯必定會大大改觀。如今Joe可說是Urban樂界最資深也最多產的一名藝人,雖然錄音室專輯偏向主流作法,但誰敢說他不是道道地地的實力派呢?
(原文發表於2011年8月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