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夠受到世間矚目的節奏藍調 (甚至擴及嘻哈),總要配上戲劇張力極高、人人都可輕易討論的「黑人情結」,才能得到爆料公社般的「綜效」,Kendrick Lamar、D’Angelo,乃至今年的Solange,如此手法之下的「真實黑人音樂」充滿了濃濃的批判與省思氣息,聽起來好不嚴肅,與過往節奏藍調的情愛內涵相去甚遠,儼然成了左派代言人,容不下談情說愛的餘地。
假如節奏藍調必須經由難辨立意真偽的倡議團體(爆料公社)取得發聲權(電視台上架),以大聲強調(衝突感)代替娓娓道來(踏實跑新聞),恐怕會成為從吸食快克(販賣不公與憤恨)換得快感(商業利益與收視率)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,這堆籌碼總有用盡的一天,就算現在特別管用。
Luca Dimoon的新專輯始終望穿秋水,至少在四年前就得知出版訊息,沒想到在2016年年底終於目睹《Telescope》成為實體之身,二話不說,立刻徹頭徹尾怒聽十遍!
時間回到2009年。網路上找(其實是抓)到一張叫做《On Different Moods》的專輯,聽一聽還滿有感覺的,雖然唱的人不是黑皮膚,精神倒是到位。這個出生米蘭的義大利歌手,跟一般黑人音樂人一樣,在父母收藏的唱片堆裡長大,自學學會許多樂器,後來又專攻藝術設計,如此背景之下,很難想像他的才能究竟有多高。然而,站在歌唱與美術只能擇一發展的交叉點上,年輕的Luca Dimoon斷然拋下後者,離開米蘭來到倫敦,接著再到紐約,努力朝著他所想像的音樂世界邁進。
《On Different Moods》的超凡表現又讓我想到剛出道的久保田利伸。整整小了這位日本歌手二十歲的Luca Dimoon,確實越過門檻極高的正統黑人節奏藍調標準,只可惜他是義大利人,不是向來節奏藍調世界關注的修羅場,能量無法正常蓄積,但我腦海中始終記得這位才華出眾的青年。
聽了十遍之後,我毫不猶豫將《Telescope》放到2016年的節奏藍調經典櫃位上。Luca Dimoon似乎無法忘懷自己的美術天分,從音樂到包裝,精緻程度簡直是件藝術品;不只幾乎包辦詞曲創作(但我個人最愛的是翻唱The Stylistics的〈People Make the World Go Round〉),就連專輯封面與內頁設計亦不假他人之手,細膩之處俯拾皆是。Luca Dimoon始終將自己的音樂定位為較接近新靈魂的「Cosmic soul」,即以靈魂樂、放克、爵士及成人音樂為宗,融入大量的「宇宙音聲」,這無不反映在他的專輯及歌曲名稱之上(據說還有一張現場專輯《Live from the Moon》)。
《Telescope》可說是一張琢磨多年的漂亮專輯,Luca Dimoon不只與Pepe Ragonese、Alessandro Diaferio、Pacho Rossi、Zamaun、Heggy Vezzano、Pancho Ragonese、Mauro Capitale等國內樂手傾盡全力結網,你還會不斷聽到Geno Young、Jesse Boykins III、D’Angelo、Maxwell和義大利男高音的的影子,可能隱約察覺Miles Davis、Chet Baker、John Coltrane、Sly and the Family Stone、Parliament等爵士與放克名家對他的影響, 整部作品漂亮到簡直是太空來的混種傑作,不是尋常可見的節奏藍調,世間稀有。
未來幾年,節奏藍調應該不會再出現類似如此超越世界觀的「宇宙觀」氛圍專輯,畢竟在傳統美國與英國的音樂思維下,很難產生如此「異類」。請珍藏Luca Dimoon的創作。
靈魂樂:Myles Sanko - Just Being Me
先說本篇結論:
如果想喝雙倍濃縮咖啡(濃厚的),請找Michael Kiwanuka的《Love & Hate》;
如果喜歡快捷美式咖啡(美國的),請找Anthony Hamilton的《What I'm Feelin'》;
如果偏好調味瑪琪雅朵(女聲的),請找Lady Wray(Nicole Wray)的《Queen Alone》;
如果愛喝法國壓咖啡(渣渣感),請找Ben L'Oncle Soul的《Under My Skin》;
如果滿心期待星冰樂(流行的),請找BJ the Chicago Kid的《In My Mind》。
Myles Sanko,1980年生於迦納,現為英國中生代節奏藍調代表之一,2014年才發表出道專輯,2016年的《Just Being Me》是他的第三張作品。節奏藍調在Bill Withers、Otis Redding和Donny Hathaway的活躍時代開展淑世氛圍,這種類型的歌曲不會鼓動你用激烈的手段做些什麼,而是透過唱詩班功能之一的音樂關懷來反映現況;它總是黑人音樂裡最輕微的反動,點出社會問題所在之後,你有什麼感覺、要做什麼,決定權在你自己。
承襲前述願景的《Just Being Me》,是Myles Sanko目前所出專輯裡最出色的,而我們可以從兩個前提觀察:
一、與2014年充滿陽光的《Forever Dreaming》比較,過了兩年的《Just Being Me》加入了更深的自省導向,加入了更多的弦樂晉升為「大人音樂」,而這兩張專輯同樣多與英國鍵盤手Tom O'Grady合作,因此《Just Being Me》可以視為《Forever Dreaming》的進階版。至於2015年《Born In Black & White》,則是七首新歌、兩首現場與一首demo的「準唱片」,可視為創作者尋找新定位過渡。
二、太多人認為Myles Sanko神似前幾年颳起旋風的Gregory Porter,這不無道理,畢竟兩人都是三十幾歲出道的歌手,也都混著爵士又混著節奏藍調。另一個共同點是,兩人自出道起都是連著三年出版三張專輯,顯見此一市場之求才若渴。
如同Aloe Blacc和Lady Wray遇到El Michels Affair首腦Leon Michels,Michael Kiwanuka遇到Danger Mouse和Paul Butler,當黑人歌手與黑樂底子扎實的白人製作人合作融洽,通常都能創造出很不一樣的節奏藍調。我不得不說Tom O'Grady的個人能力撐起了這張專輯。更貼切的說,Tom O'Grady的音樂想法撐起了Myles Sanko溫暖人心的嗓音,尤其在這需要黑白人種放下意識形態的當口。倘若寓意相同,Michael Kiwanuka的《Love & Hate》滿是鄉愁似乎有些壓力,《Just Being Me》則相對顯得平易近人,也是我選其入2016年年終名單的原因之一。
邀約不斷的Myles Sanko陸續在丹麥、法國、荷蘭等地巡迴演出,逐漸成為歐洲節奏藍調代表歌手之一,假如生活忙碌的聽眾能放鬆心情聆聽,愉悅之餘得到額外的人性感動,亦是福分。
名人堂:Greg Dean - Greg Dean Project
2016年,Greg Dean與Goldswagger兩位白皮膚製作人為節奏藍調留下了美好逗點。
幾乎由黑人寡占的傳統節奏藍調市場,向來會有幾位白人奇葩混跡其中,只憑耳力是察覺不到的,像是以新靈魂起家的吸毒製作人Scott Storch。在今年之前,Greg Dean應該是個陌生名字,年初便經由George Littlejohn等唱片界作手大力推薦,陸續取得音源,直到《Greg Dean Project》應時現聲,節奏藍調界才真正認識這位黑得如此徹底的南非音樂創作者。
《Greg Dean Project》最大的的貢獻不是開發了什麼「節奏藍調可能」,而是歸納出一條「節奏藍調正確路線」且條理異常清晰,如美式足球(NFL)頂級四分衛Tom Brady在2007年以十六勝零敗之姿率領新英格蘭愛國者結束例行賽的偉大視野,好讓參與專輯的每位音樂人化身為同年創下單一賽季接到Tom Brady傳球達陣二十三次聯盟紀錄的偉大接球員Randy Moss,無不沉浸在各自最舒適的位置,等候Greg Dean丟出的訊息。
歌手陣容:: Chantae Cann、Jarrod Lawson、Eric Roberson、Carol Riddick、Amber Iman、Natalie Weiss、Gordon Chambers、Chester Gregory、Mykal Kilgore、Aaron Marcellus……
樂手陣容:Shedrick Mitchell、Kenneth Whalum、Aaron Goode、Keyon Harrold、Jermaine Parrish、Sherrod Barnes、Corey King……
此陣容所創造出來的歌曲與專輯,架構很像Maxwell的《BLACKsummers'night》(2009年)和《blackSUMMERS'night》(2016年),且不必因為歌手曾經是流行樂明星而「微調」到市場較能接受的位置。這種超越戰術板的福至心靈,絕不是一步到位。如果鮮少接觸節奏藍調的人聽了《Greg Dean Project》,可能會有兩個反應:
這些歌是哪裡冒出來的,曲風為什麼我以前根本沒聽過?
這些人太厲害了,是靠天吃飯的素人吧?
如果你有以上反應,不意外,你所聽到的,都是「真正的節奏藍調」從本世紀初期隕落之後,苦心經營十幾年的「果」,只不過你恰巧在對的時間點聽到,歌曲背後的心路歷程可是有數不盡的心酸(乏人問津、乏人聽聞)。萬丈高樓平地起,那些默默耕耘的業界人士,最需要的是聽到他們音樂的人可以用行動支持與回應,聽到心坎裡。
最後提醒:《Greg Dean Project》就是《Unconditional Love》,兩張專輯會鬧雙胞是為了因應不同國家、不同廠牌而更改,兩者之本體無太大差異。
花謝花開:Jamie Lidell - Building a Beginning
對我來說,以下三張2016年專輯的音樂本質是差不多的:Childish Gambino《Awaken, My Love!》、John Legend《Darkness and Light》,以及本篇主角Jamie Lidell的《Building a Beginning》。他們都由非傳統節奏藍調手法(無論獨立樂界或流行樂界)做著節奏藍調,若聽眾對於節奏藍調生態一知半解,乍聽之下,恐怕會摸不著頭緒(即使覺得好聽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)。
年齡的公差為5,三人在2016年年底分別滿33歲(Childish Gambino)、38歲(John Legend)和43歲(Jamie Lidell),也分別出版了五張以上的音樂室錄音作品,都是經過一番努力、未遭淘汰的一方代表人物,更加巧合的是,他們在2016年下半年不約而同出版了最新完整專輯,三者無論分開看或合起來,都透露著對黑人音樂「核心價值」的嚮往及「傳承建構」的培養,而其中就屬《Building a Beginning》綜合起來最為圓融。
如專輯名稱,Jamie Lidell收起經營十幾年的實驗精神,好像賺得夠多的中年生意人突然收手,專心做著一個莊稼漢,問題是,他的過往氣質仍在,而且邀請同樣不愁吃穿的Shannon Sanders、Jeff Lorber、Pino Palladino等老手,將真正在美國發展出來的節奏藍調和爵士調理方式(Jamie Lidell是英國人),滲入他的電子細胞裡,最重要的是,再以有機耕作方式,由全然獨立黑樂音樂人Daru Jones(與Pino Palladino的貝斯是本專輯兩大支撐點)操作大部分的耕耘機工作(打鼓),某些細節再由Kudisan Kai、Tiffany Smith、Traci Brown-Bailey女子三人組的和聲強化唱詩班效果,年輕的小號手Marion Ross III(Jesse Boykins III換帖兄弟)則偶爾悠悠現身,這群人把《Building a Beginning》與Jamie Lidell在Wrap唱片時期的唱片明顯區隔出一條線,讓購買這些有機生產物的消費者吃到最新口感、有別於傳統耕作法產出的農作物。
節奏藍調到了2016年,也該出現新的處理方式,如同對Jamie Lidell而言是自己第二代實驗的《Building a Beginning》,將Pino Palladino的新靈魂樂想法納入這次演進裡,而難得出現在非純然獨立場域的Daru Jones,為了這個名字你也該回頭瞭解這位重要的音樂推手。這些人都能提出正統的節奏藍調聆聽概念。說回John Legend,《Darkness and Light》同樣是他破繭而出、一改過往製作陣容的新生。比起Eric Benét帶著節奏藍調回歸,John Legend顯然帶著節奏藍調到某個地方去,並利用其流行一尊之優勢,保留靈魂唱腔,藉由同樣是Pino Palladino的貝斯和另一位優秀鼓手Chris "Daddy" Dave的鼓聲,低調維繫節奏藍調的固有堅持(細聽必知),其餘細部交給許多非節奏藍調領域的新進白人製作人合力完成,埋下節奏藍調發展潛勢。其餘不論。除了優秀的The Belle Brigade,值得注意的是,與曾製作大量電影配樂的瑞典早熟青年Ludwig Göransson(台前化名是Ludovin)合作,因此讓人不得不將眼界放到Childish Gambino上頭。
也許是受到自己2015年《Creed》配樂加原聲帶雙作品的啟發,Ludwig Göransson與長期伙伴Childish Gambino一改昔日嘻哈為主的風格,將七零年代黑人Psychedelic soul汁液灌注到這位多棲明星的新專輯《Awaken, My Love!》裡面,吐露嘻哈與放克的繫連。比起John Legend的目標群眾為普羅大眾,Childish Gambino似乎更想拉攏已買Bilal或Kendrick Lamar帳的人們。
《Building a Beginning》的表現較為平穩是有其道理的,它的基礎相對起來是較為保守且成熟,沒有John Legend和Childish Gambino那麼重的實驗性質,但三者各自的企圖都是為節奏藍調找出路,就看未來潮流接受程度,哪種手法最能取悅閱聽人了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